慈爱大地妈妈,播种绿色梦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25动态浏览次数:658

----- 采访74级校友易解放

 



   简介
旅日华侨易解放女士的独子杨睿哲在日本留学期间因车祸英年早逝。为了完成爱子的遗愿,她创建了“NOP绿色生命”。53岁的她辞去在日本收入颇丰的工作,卖掉自家的诊所,与丈夫杨安泰一起回国,来到内蒙古的大沙漠种树,扎根科尔沁沙漠数十年!首先是2003年他们在雷锋的故乡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学,接着,到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科尔沁沙漠植树。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都纷纷向绿色生命伸出了援手,易解放女士也因为治沙植树,无私奉献而被大家称为“大地妈妈”,并曾获得国家、省市和联合国机构的数十类奖项。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一片“死亡之海”塔敏查干沙漠。塔敏查干,在蒙古语里意为“魔鬼”或“地狱”,自奈曼旗东部深入到库伦旗,是内蒙古沙尘暴的源头,一旦暴风袭来,当地则狂沙漫天,这里的环境极其恶劣,有的地方,甚至连生命的迹象都没有。

2003年,一位平凡的母亲,只身一人来到这片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荒漠中。她的身影在漫漫沙海中显得异常孤单和渺小,然而,这样的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十年的时间,在一万亩沙地上,种植一百一十万棵树,并将所有的树无偿捐给当地政府和农民。一纸协议,签下的是一个五十多岁女人的誓言,也是一位母亲对自己儿子许下的生死承诺。

2000年,一场车祸无情地夺走了易解放儿子的生命。那个瞬间,成了她一生无法抹去的永远的伤痛。她万念俱灰,悲痛欲绝,之后整整两年时间里,易解放始终无法从痛失爱子的悲伤中摆脱出来。她在回忆里想起儿子生前的理想——回内蒙古沙漠植树。一念之间,她感觉自己找到了一种方式来继续对儿子的爱,继续自己和儿子的母子情,这种方式,就是实现儿子生前的梦想——去大沙漠植树。正是儿子的这个梦想,让53岁的易解放义无反顾地辞去在日本收入颇丰的工作启程回国。

 

坚强母亲,为天堂儿子实现心愿

“一定要把他的心愿,化为现实,传递给他喜欢的这个世界。”

顾不上世人的不理解,不在乎沙漠植树的前路有多难,易妈妈坚定地签下了协议。然而,“死亡之海”让易妈妈的植树之路走得异常艰难。无情的狂风常常把刚种下的树苗连根拔走,严重的缺水使得树苗日渐凋萎,干燥的沙地,贫瘠的土壤……面对大自然这一切的严峻考验,易妈妈却坚强地说,“既然跨出了这一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走下去!”就这样,一排排的杨树开始在黄沙中立起来,看着眼前的小树苗,易妈妈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对天堂里的孩子说,“儿子,你看见没,妈妈在帮你完成你的心愿。”

从此以后,身体带病的易解放却满怀激情地开始了自己漫长的追梦生活,春夏在内蒙植树,秋冬在上海和日本,宣传环保筹集资金,白天四处奔走,夜晚挑灯与志愿者沟通交流。他常常以给天堂儿子写信的方式,来寄托一位母亲对于孩子的牵挂,在这寄不出去的信里,字字都满怀对儿子的思念,句句都流淌着可怜母亲的泪水。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在沙漠里种下一棵棵小树,为它浇水,守护他们茁壮成长,这个过程,就像守护着你小时候一天天成长一样,就像看着你生命在延续。

自从你来到妈妈身边的那一刻起,妈妈的生命中就拥有了最大的奇迹。你给我带来了一切欢乐和美好,虽然,现在,我再也听不到你叫我妈妈了,但是,因为你的那个梦,让妈妈又拥有了天下更多的儿女,他们爱我,支持我,亲热地叫我绿色妈妈,大地妈妈。

我想,我们母子俩为沙漠植树的梦想,终究会为造福人类而产生有效的作用,让我们的梦想,让城市更美好,让天更蓝,水更青,山更绿。

如果,天国里也有春夏秋冬的话,孩子,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如果,还有来世的话,你还愿意不愿意,让我再当你一次妈妈?”

 

无私妈妈,给荒芜大地播撒绿荫

易妈妈无私地把爱子的生命保险金、自己的积蓄、房产以及募集来的捐款都用来治沙植树,她的善行感动了无数人。每年,来自祖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和境外如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追随他一起去植树。

年轮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觉,漫长艰辛的8年过去了。

2010年,易妈妈提前三年圆满完成一万亩库伦旗塔敏查干沙地种植110万棵树的目标,她信守8年前的承诺,将所有的树全部无偿捐给当地。当地百姓为了感谢她,特地为易妈妈的儿子杨睿哲建立一个纪念碑,碑的正面是易妈妈与丈夫给儿子写的一段话:

“您是一棵树,无论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活着,为阻挡风沙而挺立;倒下,点燃自己给他人以光明和温暖。”

易妈妈的植树承诺完成了,但她的植树之路却没有因此停止。正如丈夫杨叔叔所言,“以前我们是为了自己儿子种树,现在我们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所有人,为了人类生存而植树。”于是,易妈妈又来到了内蒙古西部蹬口县的乌兰布和沙漠种植梭梭,2011—2012年共种植梭梭两千亩。2013年又到内蒙古的多伦县启动了种植1万亩樟子松防沙林工程。易妈妈有个不变的习惯,就是植树回来一定会到儿子的墓前坐坐,而现在,与以往不同的是,平静中略带自豪的倾诉,已经替代了当初的眼泪。

绿色梦想,让人类子孙共建家园

1974年,易妈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易妈妈提及母校心里感觉十分亲切,她怀有一颗善良的慈悲和感恩心,言语之间,透露着自己心存母校的恩情。念及母校,她最想对师大学子传递的,仍是一颗回馈社会的心,她希望师大学子勤奋学习,乐于奉献,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同时热切期盼能有更多的师大人,参与到生态林的建设中来,届时愿为母校树功德碑。

年近70的易妈妈略带伤感地谈到,自己的年龄已经大了,而且抱病在身,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种多少年,但植树的梦怎么能停呢?

“亿万个人,亿万棵树”是易妈妈最大的梦想,易妈妈说,“在荒漠里种一棵树,不如在每个人的心里种一棵树”。她多么希望能把全民植树理念种在每个人的心里,让更多的人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让人类子孙共同为化解世界的生态危机,建设美丽地球而努力奋斗。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行政楼1203室    ·联系电话:021-64322622   64322871

·邮政编码:200234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