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教书育人 春风化雨——何美龙校友采访实录

发布者:信息发布员发布时间:2021-05-18动态浏览次数:643

作为教育者,他温和平实,以德育润化人心。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多一份敬畏之心、多一分恻隐之心,多一份悲悯、理解之心,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地理人,他“学无止境”,眼中有万里山河,心中有人情练达,品味大道至美,积淀人生底色。他就是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校友何美龙1987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上海市闵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教育学会地理分会副理事长。



满目深情待学生。对何校长最大的印象就是“和蔼”,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永远是笑意盈盈闵中的校训是“勤、诚、礼、爱”,他以自己为例为我们一一解读这四个字,当说到“爱”,他笑着说“此爱是大爱而非小爱,将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可亲可敬的人民放在心中,有一颗悲悯之心。”这份大爱中,他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他“从闵中出来的学生,学校不会刻意给他打上闵中的烙印,这样很可能没有尊重学生的天性。”他认为,高中作为学生认识自我、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关键阶段,将来不管上大学深造,还是进入就业准备,如何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才是根本。何美校长对于闵中学生的期待不是人人成为大英雄,而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闵中有一条“实者慧”的座右铭,何校长解释道:“实,即诚实、老实、真实,我们的学生应该多一份敬畏之心、多一分恻隐之心,多一份悲悯、理解之心。”对学生有这样平实温和的期许背后是一种深情,一份大爱吧!



一腔热血为教育。“我们那一代青年的青葱岁月与祖国经济社会的腾飞之际相遇,是吾辈之幸。我们将一腔热情注入时代潮流,每个人朝向不同的方向奔赴,我的热情奔向祖国教育事业,实是我之幸。”何校长说这段话的时候,仿佛回到了他的毕业之际,那是1991年,他从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从此开启了他教书育人的旅程。这个旅程的第一站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师大附中,何老师潜心一线地理教学,完成从新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蜕变。第二站是上海市七宝中学,在这里,何老师继续深化教育体验。第三站是上海市闵行中学,在闵中,何老师参悟教育真谛,德行教育润人心。“教育须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自我贯通的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否则容易导致自我意识危机。”作为闵中的校长,他一直坚持多元、特色、国际化办学道路,有效推进学生生涯培育课程,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在他的教育理念引领下,闵中形成“创造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三大教育品牌,闵中也成为江川的一大亮点。毕业那时的他应该想不到,日后他会成为在上海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想的最多的应该是“如何上好每一堂课”。

山川湖海留心间。当被问及“从教生涯中,有没有最让您感到骄傲的事情?”,他觉得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他一名地理老师。在众多的角色中,“地理老师”最让他有幸福感。当谈及地理,他整个人也开始激动了起来。在他那里,地理与他的生活都融合起来,从地质地貌到大气云层,再到生态绿化,他都可以从我们站立的地方举例讲授,对于地理知识,他信手拈来。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他多年的教育经历的积累,是他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没有存储其他内容,都是日常的笔记,这样的笔记连起来就是他“学无止境”的印证。采访到最后,何校长又给我们展示了他手机里的照片,他觉得地理人也会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他感知到时节更替、看得到山川秀美、品得到人文风情。地理包罗万象,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基本地理知识,它让我们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眼中有万里山河,心中有人情练达,为人生赋予底色。此外,对于我们这些后辈他也提出了一些希冀:

1.打好专业基础:一个合格的地理老师,永远都学不够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让你在人生路途中受益匪浅

3.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益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行政楼1203室    ·联系电话:021-64322622   64322871

·邮政编码:200234   COPYRIGHT ©2014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