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师范生深入理解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将个人成长与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教育学院于3月26日下午在奉贤校区科技楼B401举行“人生导师”活动,特邀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宓莹开展以“择一事、终一生 做教育事业的笃行者”为主题的讲座。活动由教育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潘梦琳主持。
宓莹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要培养具备“慧之怀(有理想)、会之才(有本领)、惠之爱(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当代教师应当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师范生们要向陶行知、于漪、张桂梅等教育家学习,在实习实践中严谨教风、崇尚师德、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在扎根一线教学中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师要坚定勤学善思、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的职业追求,做学生前行的引路人,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宓校长结合自身从教师到教育管理者,再到特级校长的经历,向学生们阐述在教育之路上何为笃行、如何笃行、为何笃行。她表示笃行是自我实现的主动选择,是对教育热爱的不懈坚持,是挑起责任的勇敢前行。
在迈向教育强国的征程上,奋楫笃行更需要师范生们打牢专业基础,练就过硬本领,熟练掌握教学工具,合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宓校长寄语师范生们,要处理好内和外、群和己、义和利的关系,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又要做德行高洁的“人师”。
教育学院师范生们就实习经历、学业规划、求职困惑等与宓校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表示看到了宓校长“择一事”背后的价值认同和归属,“终一生”中饱含着深沉的教育大爱。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学子们也将肩负起光荣使命,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先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接力育人伟业,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