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师范大学法律硕士专业2019届校友、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张立峰律师,为2024级法律硕士研究生带来主题为“青年律师IP养成记:实虚结合”的实务讲座。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刘振宇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立峰律师以自身执业经验为切入点,直击青年律师的核心痛点:案源焦虑与专业标签模糊化。他指出青年律师的生存之道需兼顾案源获取与个人IP打造,但IP并非简单的“网红化”,而是“专业标签的放大器”。IP打造应结合个人兴趣与专业方向,形成“标签记忆点”,通过细分领域精准定位、选择适配平台及持续性输出专业内容,青年律师能够在竞争红海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针对专业能力提升,张律师提出写作是专业上获得成长的最好方式。张立峰律师建议同学们从热点事件法律评析与经典案例复盘入手,采用“问题—法律依据—解决方案”三段论框架进行系统性写作训练,并通过律所、团队及个人自媒体等渠道传播,形成“输出倒逼输入”的正向循环。

在提问环节,张律师介绍了“IP+”的行业风向,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法律专业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要善于捕捉行业风口,使自己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作为一名兼职律师,刘振宇副教授对张律师的讲解做了简要总结,并在具体实务操作和工具使用上给出了自己的评论和建议。
该讲座使同学们对于律师行业有了更加直观具体的认识,为同学们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图景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