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社科理论界专家等八支队伍上思政课,11月26日,上海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专家聘任暨集体备课会在徐汇校区会议中心3、4号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林在勇,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副校长李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和校友会等职能部处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等参加,会议由葛卫华主持。
会上,李晔宣读了学校“形势与政策”课聘请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兼职教授名单,林在勇为受聘专家颁发聘书。11位校内外专家受聘,其中4位是我校校友,他们是82届校友、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王春华,82届校友、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厥轩,我校83届校友、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公司原董事长舒榕斌,84届校友、上海市闵行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祝学军。
左:王春华 中:王厥轩 右:祝学军
林在勇代表学校党委对我校校友、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等参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表示感谢。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重要性,要通过优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骨干、创新团队和辅导员队伍的力量,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为学生释疑解惑,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努力把这门课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示范课。
葛卫华在主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形势与政策”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协同创新工作格局。创新团队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动“形势与政策课”内涵式发展,争取标志性成果。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部主任、“形势与政策”课创新团队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亮副教授交流发言。他聚焦“契机·规范·合作·创新”四个关键词,简要总结创新团队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并就如何发挥好教研室作用,激发团队成员积极性,加强集体备课,创新教学形式等进行了交流汇报。 (供稿、摄影: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